乳腺肿大、来月经,新生儿异常吓死爹妈,医生竟说不用治!

发布时间:2022-02-17

“刚出生恨不得住在医院。娃咳嗽一声,能要老母亲半天命.......”...

“刚出生恨不得住在医院。娃咳嗽一声,能要老母亲半天命.......”

看到粉丝的留言,科大大特别理解为人父母的不易。尤其是新手爸妈,娃稍微有些不正常的地方,就吓得睡不着。

面对这些“异常”情况,爸妈主张要科学育儿,爷爷奶奶更加信任偏方,一件小事往往就会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!

为了避免家庭大战的发生,科大大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新生儿那些看似不正常,其实正常的生理现象。

01

假月经

新生儿出生7天来例假,吓坏爸妈

其实这是正常现象,女宝在出生后一周左右,阴道会出现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。

在妊娠后期,宝妈体内的雌性激素进入宝宝体内,而出生后突然中断,就会出现类似出血的现象,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假月经。

但为了娃的私处卫生,阴道出血时不要将宝宝放在浴盆中洗澡,防止感染。

02

乳腺肿大

娃刚出生的时候有没有人提议给娃“挤乳头”?

挤乳头轻则乳头感染,重则影响乳房发育。

新生儿刚出生3-5天,无论男宝还是女宝都会出现乳腺肿大。

这主要是受母体激素影响,一般娃出生2-3周后都可以自行消退。

03

斗鸡眼

后台经常有家长问科大大关于婴儿斗鸡眼的问题。

婴儿斗鸡眼正常!

我们从侧面:很容易看出娃的鼻梁比较扁平,就像斗鸡眼。

这是因为新生儿的鼻骨发育不完全,同时眼角皮肤遮住了眼角内侧眼白的缘故,使双眼间距看起来更宽更大。

正常情况下3-4个月左右就可以恢复,但如果过了月龄娃还没恢复,需要及时带娃去医院看医生。

04

生理性体重下降

刚出生的婴儿,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会出现体重不升反降,这种现象叫生理性体重下降。

一般情况下降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%都属于正常现象。
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:

①新生儿皮肤水分逐渐挥发
②尿、粪便、胎脂的脱落
③新生儿吮吸能力弱,摄入不足

大部分婴儿出生10天后就可以恢复到出生时体重,如果体重在这个时间还没有恢复,要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。

05

马牙、螳螂嘴

马牙也称板牙,是指新生儿口腔或者牙龈上鄂处会有黄白色米粒大的突起。

它其实不是牙齿,而是由上皮细胞推挤造成的一种疹子,娃出生后数月就会慢慢消失。

很多老人会认为马牙会影响宝宝以后出牙,甚至认为不吉利,需要用针去挑破。

这种做法不仅损伤娃的牙龈黏膜,还会导致细菌感染,严重还会引发败血症。

螳螂嘴则指新生儿脸颊两侧都各长了一个小肉垫,其实它就是两块脂肪垫。

旧习俗认为“螳螂嘴”妨碍新生儿吃奶,要把它割掉。

其实它不仅不会妨碍新生儿吸奶,反而有助于新生儿的吸吮作用,并且在宝宝断奶后就会自行消失。

06

青屁股

青屁股也叫蒙古斑,一般出现在屁股,腰、背、四肢。

80%-90%的婴儿出生后都会出现蒙古斑,这些斑块会在宝宝4-5月龄的时候出现,5-6岁左右消失。

但如果娃7岁还没有淡化,也要及时带娃去医院检查。

07

腿弯

出生前,由于子宫内空间狭小,胎儿都是屈曲在这样的空间里。

所以刚出生的婴儿十有八九腿是内弯,绝大多数宝宝2岁左右腿会慢慢变直,不需要特意绑腿。

如果强行绑腿,很容易造成宝宝软组织受伤,甚至会造成髋关节脱位,反而会影响腿型。

08

脱发

对于“婴年早秃”,家长不需要紧张。

孩子出生时本身的毛发为胎毛,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被更替。

6个月以内的宝宝少部分脱发,或者全部脱发都是正常现象。

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多,到后来会逐渐的减少,然后又会逐渐的长出浓密的秀发,2-3岁左右的发量会逐渐跟成人接近。

09

生理性蜕皮

宝宝出生2-3周都会出现脸部或者全身蜕皮的现象,无论是皮屑,还是像蛇一样蜕皮,只要宝宝睡眠、饮食正常就没问题,就不需要特别护理。

家长不需要特地帮娃“蜕皮”,把将要脱落的皮硬往下揭开,这样做不仅损伤皮肤,还容易引发感染。

10

生理性黄疸

“十个宝宝九个黄”!

很多妈妈会突然发现:昨天还是白嫩嫩的娃,怎么一夜之间变成“小黄人”!

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色素生成较多,无法及时排出,导致宝宝变成小黄人。

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-3天后,早产儿在3-5天后。

大部分情况下2周左右就可以消退,早产儿可能需要3-4周。

不过还有一些宝宝会出现母乳性黄疸,病理性黄疸,对于这些唯一的做法就是:遵医嘱,该检查检查,该治疗治疗。

除此之外,新生儿还会出现墨绿色胎便、油耳朵、粟粒疹、先锋头等。

这些症状对于宝宝来说都是正常现象,也都会慢慢消失,我们只需观察、等待就好。

如果长时间没好,或者不确定的情况,我们可以咨询儿科医生。

没有人天生会当爸爸妈妈,大家都是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,婴儿刚出生会有一些“奇奇怪怪”的生理现象,父母不用紧张,做好护理就好。

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新晋爸妈们照顾宝宝更加得心应手。

猜你喜欢
新生儿疾病
编辑推荐
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