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周,关于“高血压”的界定标准引起了乌龙。
早在11月13日,国家血管病中心、中国医师协会等多家学术机构联合发布了他们共同制定的《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》,其中就建议将中国成人高血压的界定标准从原来的140/90 mmHg下调至130/80 mmHg。
这就意味着,原本那些尚未达到高血压标准的患者,一下子就成了高血压人群,其中就包括那些吃药、运动、节食等方式将血压降下来的。
据数据显示,我国有2.43亿人处于这个标准界定,加上原先的2.45亿高血压患者,整个人数就达到5亿人。
然而,在“新标准”的公开的第二天,中国高血压联盟的多位专家就表示这种做法“没有充足证据”、“还不到时候”、“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性”。
而到了11月15日,国家卫健委更是在官微公开回应:国家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。
这也就意味着:2亿多高血压患者“又”痊愈了,整个诊断标准调整也只是一场乌龙罢了。
高血压的界定标准,究竟是哪些?
在医学上,高血压被称之为“无声的杀手”,因为它隐藏得很深。
早期的时候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反应,不容易被患者所察觉,但高血压也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,它一般会联合其他的疾病,威胁着人类身体的健康。
在生活中,很多人对高血压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,当利用测量仪测量血压后,发现数值较高时,就觉得自己患有高血压。
其实并不一定,当一个人紧张、心情不好、脾气暴躁、睡眠不足、测量血压姿势不对、天气寒冷、运动或者喝酒后测量血压时,血压都会升高。
高血压指的是在没有服用其他降压药物的时候,是不在同一天测量的三次血压的值的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,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时候,才可以初步判断为高血压。
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高血压的时候,不光是看数值的高低,还要判断是否有以下几点的状况产生。
第一,鼻出血
很多人在清晨运动之后,都会出现鼻子出血的症状,出去的量会比较大。
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高血压而引起了鼻出血的症状,也暗示了患者血压不稳定,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,避免产生脑卒中。
第二,视力降低
由于血压长期的升高,可能会导致视网膜产生了病理性的改变,还会导致视网膜的小动脉发生痉挛的症状,最终可能会发展为动脉硬化。
由于病情的发展,还会出现视网膜发生水肿的现象,导致患者的视力发生了改变。
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若出现了视力下降的情况,这就应该考虑是由高血压、高血糖或高血脂带来的症状。
第三,面部发红
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脏被扩大,心肌变得肥厚,心肌的收缩能力的增强,心部排血量的增加,从而会导致患者的面部血管扩充,而出现面部发红的症状。
在日常生活中,发现了自己的血压升高之后,要先确定自己是不是高血压,再来对症下药。
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,导致身体血压升高,其实并不一定就是患有了高血压。
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,应当格外注意自己的摄入,要以低盐低脂为主,同时还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,控制自己的体重。
在医生的指导下,服用一些降压的药物,将自己的血压保持在一个安全健康的范围之内,才可以避免因其他的并发症而对身体造成的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