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豆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,又美味又营养,可有一部分人却无福消受。
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一名2岁男童,因为吃了几颗蚕豆,突然尿血且高烧不退,送医院确诊为蚕豆病,经过全力抢救才挽回了生命。
一颗小小的蚕豆,差点要了孩子的命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蚕豆病。
01.什么是蚕豆病
蚕豆病是病症里为数不多的以食物来命名的病,是指体内的葡萄糖 -6- 磷酸脱氢酶(简称G6PD)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溶血性贫血症,这种病属于遗传的基因缺陷症。
G6PD是人体红细胞中协助葡萄糖进行新陈代谢的一种酶,这种酶会合成一种物质NADPH,能防止红细胞氧化受损,对红细胞起到保护作用。
当身体内缺乏G6PD,就不能合成NADPH,在食用蚕豆或者含有蚕豆类的制品、药品后,体内红细胞就会被氧化受损,产⽣急性溶血性贫血。
蚕豆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男轻女,G6PD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,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。如果母亲体内基因携带G6PD 基因,女孩有两套X染色体50%的概率遗传给下一代,而男孩只有一套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,缺陷基因就会显现出来。
举个例子:如果父亲是蚕豆病患者,母亲正常,那么女儿会是100%基因携带者,男孩却完全不受影响。但如果母亲是蚕豆病患者,父亲正常,那么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基因携带者,但是女儿不会发病,男孩却是100%发病。
据有关调查统计,蚕豆病在我国还有“南高北低”的特点,以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台湾和香港等南方省份和地区发生率较高。越往北走,发生率就越低,长江以北蚕豆病就比较罕见了。
02.蚕豆病的症状
蚕豆病发病早期会出现低热,头昏、困乏无力、腹痛,进一步发展出现皮肤发黄、贫血、酱油尿、血尿,伴有呕吐、腹泻,腹痛加剧,肝脾肿大,肝功能异常。严重者在短期内出现重度溶血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,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,若抢救不及时常于1~2日内死亡。
03.蚕豆病要如何护理
蚕豆病属于基因缺陷,当前我国的治疗技术还没有办法根治,想必各位家长看到这里已经捏了一把冷汗,即刻把蚕豆列入了禁忌清单中。其实也不必杯弓蛇影,蚕豆病发病虽然凶猛,只要做好日常护理,也并非那么可怕。
第一、注意饮食。
首先是要避开蚕豆,值得注意的是新鲜的青蚕豆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蚕豆氧化性都强,一定要避免带孩子走过蚕豆地。在生活中要注意不能让孩子接触与蚕豆相关的食物,如,蚕豆、豆瓣酱、粉丝、小零食(怪味豆、兰花豆)等等。
家长要记得在食用豆制品时,一定要事先查看配料表。苦瓜、蓝莓也曾经有诱发蚕豆病的案例,虽然可能是个体差异的问题,宝宝在第一次食用时也要密切关注。
母乳喂养的宝宝,哺乳的妈妈也需要同时回避这类食品,以免通过乳汁给宝宝造成伤害。
第二、注意用药。
患有蚕豆病的宝宝在就医时,一定要提前跟医生说明孩子的既往病史,避免使用诱发溶血的药物,如:抗疟药、磺胺类药、止痛药、砜药类、抗菌药、杀虫药等都会有一些含有诱发蚕豆病的成分。常用的中药中薄荷、樟脑、川连、腊梅、珍珠粉、牛黄等也是蚕豆病患者的禁忌。
总之,患有蚕豆病的宝宝不论患有其他任何病症,都必须遵从医嘱,切不可擅自用药。
第三、注意环境影响。
宝宝在吸入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时也会诱发蚕豆病。常见的有樟脑丸、除臭剂等,部分染发剂、指甲油、人体彩绘、纹身的染料中的指甲花化合物,俗称凤仙花。也有一些农药和化学试剂中也会含有诱发蚕豆病的化学分子,家长要注意孩子所处环境通风,避免接触到以上化学产品。
第四、注意疾病感染。
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。如:腮腺炎、伤寒、肺炎、肝炎、流感等。诱发的程度因个体差异情况也不尽相同,轻度的可以不药而愈,重者可能会发生急性肾衰竭,危及生命,发生疾病时一定要尽快就医。
蚕豆病就如过敏症状,只要不接触和食用到蚕豆类物质过敏原,就不会发病。患有蚕豆病的宝宝,只要家长用心护理,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平安地长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