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乳腺癌大会上,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了新版的乳腺癌诊疗指南,专家提示广大女性:对于乳腺癌来说,早期的发现与治疗尤为重要。
新版的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了国际上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,纳入了中国可及的产品,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的临床实际。同时,一些药品因进入医保,也对推荐使用的等级进行了提升。指南同时兼顾国内各地区医疗水平不均衡的情况,制定了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。
专家表示,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,每年新发病例约42万,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,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脏器转移,我国晚期乳腺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%。因此早期筛查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尤其重要。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表示:“随着早期的发现和治疗的进步,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治愈,所以治愈率也高了,相对来说患者的生存情况也更好。我们希望对广大的女性患者,第一告诉他们晚期不晚,我们总有办法。第二早期的病人我们告诉他们,我们有更多的治愈机会,同时也想说,没有得病的女性也珍惜自己的身体,在没有得病的时候能够注意自己的保养和保健。”
“中国式”乳腺癌的三大特点
与西方国家相比,“中国式”乳腺癌有三个特点:
1.发病年龄早,年轻患者相对较多。
2.就诊晚,很多患者就诊时已经是3期和4期。
3.大城市发病率高,尤其是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。
乳腺癌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
1.密度高的胸部:在密度高(腺体组织多)的胸中,癌症更便于隐藏,不容易被人发现。亚洲人的胸腺体组织更多,给癌症的机会相对校多。一般单做乳腺钼靶漏诊率高,只有通过详细病史询问、规范查体结合超声或乳腺MRI等检查才能在早期发现。
2.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:体内激素水平不正常,癌症就能“为所欲为”了。
月经初潮早和绝经晚的女性,患乳腺癌的风险都比普通人群高。
单身、晚育、未哺乳以及没有生育的女性缺乏孕激素的保护,可能更容易受过量雌激素的刺激而患乳腺癌。
因患病用激素来治疗,会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。
肥胖人群患乳腺癌和乳腺癌扩散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,这是因为肥胖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。
3.得过乳腺疾病:如果以前有乳腺囊肿、不典型增生等疾病,癌症更容易找上门,再加上很多人做过良性疾病手术后,从来不去复查,这也很容易给癌症以可乘之机。
4.除了上面这些风险因素,如果你做了这三件事,也会让癌症找上门来:酒精、吸烟、过多的射线照射。
5.男性也要当心乳腺癌: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,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.2/10万,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67岁。大多数男性乳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乳晕后肿块,其他症状包括乳头凹陷、乳头出血、皮肤溃疡及可触及的腋窝肿块等。临床上需要与男性乳房发育进行鉴别诊断。
3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做乳腺筛查
欧美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在60岁,而中国女性患乳腺癌的年龄高峰大约在50岁,比国外年轻10岁。所以,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进行乳腺检查。
乳腺癌从产生隐患到发病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,所以及早发现征兆是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的,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勤做检查。首先是自检,对于大多数东方女性,触摸自己的双峰似乎是尴尬的事情,因此很少有人会养成这种习惯。但其实,在镜子前仔细观察,进行乳房自检是保障乳房健康的途径。女性应定期仔细观察每一侧乳房的外观,大小、皮肤颜色或者乳头颜色的变化,乳房是否有湿疹,皮肤是否出现凸痕。将双手举起,观察两个乳头高度的差别,乳房是否有凹陷,乳头有无液体或者血液流出。抬起一侧手臂看另一侧乳房是否正常随之抬起。触摸乳房上部与腋下结合部有无异常。如有异常及时就医。
当然,定期检查最好借助影像学检查,包括B超、钼靶和磁共振。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肿块的触诊能够大致判断肿块性质,但是对于乳头溢血、腺体致密、无症状乳腺癌的患者,影像学检查就显得十分必要。专家提醒,如果有一级亲属(妈妈、爸爸、姐妹、兄弟)患乳腺癌,就更需要早筛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