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”,老一辈将多子多福的观念印在了脑子里,但现在家长的生育观念却变了,觉得数量多不是好事,反而增加生活压力,倒不如集中精力培养一个孩子。
而现在年轻家长也想得很长远,都不太愿意多生育子女,甚至还有很多年轻人成了“丁克”,生育率在不断下降,适龄学生也呈下降趋势,不少幼儿园都出现了“一孩难求”的窘况,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,劳动力缺口不断扩大,很多行业更是出现了“断代危机”。
所以为了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,相继开放了二胎、三胎政策,但效果微乎其微,年轻家长的态度依然不动摇,为此很多专家都加入了“游说”的阵营,想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来改变年轻家长的生育观念,但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可笑。
专家以前是学术和权威的象征,但是现在却成了一个笑话,常常说出一些“不食肉糜”的言论来,站在高位对着普通人的生活评头论足,对于热点话题也是总想掺和一下。
对于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话题,很多专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想法,而作为经济学专家的陈文玲也卷入了这个话题里面,说出来的话引起了网友的不满。
她声称年轻人不生小孩就是错的,有能力有条件的就应该多生小孩,而且还说子女是长期耐用消费品,从长远来看是可以给家长带来回报的,远远超过你“购买”的价值。
这样一番话引来网友的无情嘲讽,纷纷吐槽她两脚离地太久了,站着说话不腰疼,还有的网友直言生不生孩子是家长的自由,哪有什么对错之分,别闲着没事瞎操心,有能耐你自己生。
但是也有网友表示这位专家说得也有些道理,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养孩子确实是长远投资的好项目,但是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,不是商品,怎么敢保证以后就能有回报?白眼狼不有的是吗?
再者有些人说家长的经济投入和身心投入这么大,生孩子不是靠情怀的,很多现实问题不得不考虑,只顾生不顾养,反而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。
并非家长不愿意生,而是现实压力太大,很多问题都需要提前考虑
家长都希望过上儿女绕膝的幸福生活,但是现在的年轻家长生活压力太大,并非他们不愿意多生育子女,而是有很多现实问题不得不考虑,毕竟生个孩子不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。
家长最担忧的就是教育成本,现在教育内卷十分严重,学生要想不被落下来,从小就要学习各种课程,除了上学之外还需要参加各种课外班,文化课和素质课程哪一样都落不下,因此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,教育的成本也是成倍增长。
有些人粗略统计了一下,给孩子普通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水平,到孩子走向社会总共需要几十万的投入,如果追求更高标准的生活的话,可能要达到上百万的投入,高昂的教育费用让普通家长十分辛苦,自然不愿意多生一个孩子。
而且不仅是经济压力大,精力和心血的投入也很大,就拿课后辅导和监督来说,就让家长头痛不已,一个孩子还能够应付,再多几个孩子肯定忙不过来,到时候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学习。
除了孩子身上付出很多,女性家长还需要面对各种职场歧视,一般企业都不愿意招聘有孩子的女性,她们总会因为孩子的问题请假,所以就比较麻烦,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。
不管是孩子的教育还是家长的职业发展,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,而现在的家长想法也十分清醒,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,再怎么鼓励也都是无济于事的。
想要缓解年轻家长的生育焦虑,光靠补贴还不够,降低成本才是根本
现在很多年轻家长对于二胎、三胎的热情不高,因此不少地区就想要通过给予相应补贴来缓解经济压力,但是相比较学生的教育投入,那些补贴就是杯水车薪,所以很少有家长动心。
因此想要提高年轻家长的生育欲望,就要从根源处入手,主要就是提升福利保障机制和降低教育成本,让学生、家长都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,不至于为了生计问题发愁。
另外职场的风气也要改善,给予年轻人公平的竞争环境,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已婚已育的女性,社会福利制度也随之上涨,解决家长的就业难题也能缓解焦虑。
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教育成本,内卷更要适可而止,学校收费要合理且透明,别总以各种理由多收费,课外班也要有严格的收费标准,不能漫天要价,规范和整治教育风气才能让家长更安心,心安了自然就愿意多养育子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