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随着咳嗽的孩子越来越多,“洗肺”这个新鲜的名词,也让很多家长熟知。
据大皖新闻报道,一名7岁的男孩,发热咳嗽了6天,体温一直在40度左右徘徊。
孩子被转入安徽省儿童医院时,医生CT发现孩子颈胸部皮下以及纵膈间隙广泛性积气;左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多发炎性病变、左侧少量胸腔积液。
于是,医生经过评估,对孩子进行了两次“洗肺”。
经过治疗,孩子的体温开始恢复正常,咳嗽等症状好转。
该医院的医生也说,最近因为肺炎支原体高发,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肺实变、肺不张等并发症,医院平均每天要做50例“洗肺”,最多的一天做了67例。
看到这里,很多被娃咳嗽折腾的疲惫不堪的家长觉得找到了“救星”,但实际上,洗肺真的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。
洗肺到底是什么?
医学上的“洗肺”和日常用语中的洗肺是不一样的。在一些人的理解中,洗肺就跟洗澡一样,就是给肺洗个澡。
但实际上,洗肺的正规名称叫做支气管肺泡灌洗术,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。
早期,“洗肺”一般是用于某些特殊行业的职业病治疗,比如尘肺病等,同时还用于治疗较严重的肺泡蛋白沉积症,或者肺脓肿等。
随着医学的发展,现在这种技术在儿科领域有了很多应用,尤其是在诊断和检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洗肺过程中,医生会把带有光源和镜头的支气管镜,从患者口腔或鼻子塞进去,然后从气管进入到支气管中。因为带有镜头,医生可以直接看到患者气管、支气管黏膜、管腔病变的情况,然后进行相关检测。
或者是将药物和生理盐水注入患者的肺部,然后通过吸引的方式将痰液和病原体排出体外,减轻肺部炎症。
也就是说,洗肺有两个作用,一是检测,二是治疗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“洗肺”?
洗肺作为治疗方法,主要用于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,也就是当肺部出现严重感染、大量痰液堵塞气道时,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洗肺治疗,普通的支原体肺炎是不需要“洗肺”的。
另外,“洗肺”治疗并不会对孩子的肺部造成永久性伤害,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一般来说,只要治疗得当,洗肺后孩子的肺部功能会逐渐恢复。
“洗肺”是有严格指征的:
①肺部感染,特别是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诊断。
②肺部不明阴影,疑似肺部感染需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。
③肺部肿瘤。
④间质性肺疾病。
⑤肺不张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洗肺”治疗是一种有创性操作,具有一定的风险,在操作的时候需要局部麻醉或者全麻,而且术后需要精心护理。所以家长不要将洗肺当成治疗孩子咳嗽的“救星”
当然,如果孩子出现了必须要洗肺的指征,家长也不要过度焦虑,听医生的就好。
洗肺时要注意些什么?
在医学领域,任何一项治疗技术都有其利与弊,支原体肺炎“洗肺”也不例外。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清除肺部感染,改善呼吸状况,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经济支出。因此,在进行支原体肺炎“洗肺”前,需要注意以下事项。
第一,要充分了解“洗肺”的利与弊。虽然“洗肺”可以清除肺部感染,改善呼吸状况,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,如感染、出血等并发症。此外,“洗肺”需要使用昂贵的药物和设备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
第二,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。进行“洗肺”需要专业的医生和技术,因此要选择有经验的医院和医生。在选择医院时,可以了解该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水平,以及医生的经验和口碑。避免有些医生为了牟利夸大病情,导致患者过度治疗。
第三,要做好术后护理。在“洗肺”后,患者需要做好术后护理,如保持呼吸道通畅、避免剧烈运动等。同时,也要注意饮食和休息,以促进身体的恢复。
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:有一个小男孩因为患有支原体肺炎而接受了“洗肺”治疗。在治疗后,他的呼吸状况明显改善,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。原来是因为他在术后没有做好护理,导致感染和出血。经过医生的及时治疗和护理,他最终康复了。
所以“洗肺”虽然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,但也需要做好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。
“洗肺”作为一种治疗肺部疾病的技术,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然而,“洗肺”并非万能的治疗方法,它只是一种针对特定病症的治疗手段。
最后再次呼吁大家,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,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,及时接种疫苗,出门戴口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