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都怪你妈,现在宝宝不光要抱着,还要不停的走动”,晓婷抱着6个多月的儿子牛牛忍不住向丈夫撒气。毕竟,为了哄好一放到婴儿床就大哭不止的儿子,夫妻俩已经轮流抱着并持续来回转悠了1个多小时,别说她吃不消,丈夫也“累瘫”在沙发上。
而晓婷之所以埋怨婆婆,主要是平日里孙子稍微哭一哭,立即被奶奶抱起并在各个房间、阳台上溜达,直到停止哭泣。
每每看到这一幕,她都出言阻止:“妈,他哭就让他哭呗!我看网上说,这么抱着走,会让他养成习惯,以后不这样哄他都不行!”但婆婆却不以为意:“咱们也就累这段时间而已,等他再大点,想抱都不给抱了!”
正好这一个星期婆婆回老家,晓婷立刻抓住机会,争取让儿子改掉这个“毛病”。只是,连续几个晚上,只要不是被大人抱着活动,孩子就哭个不停。别说夫妻俩要熬到深夜,孩子因为情绪波动大,睡眠不好,胃口也受影响,短短3、4天就瘦了不少。
这可把晓婷和丈夫给急坏了,连忙带着儿子到医院检查。而当医生进行检查并了解情况,便教育夫妻俩:“宝宝喜欢被抱着活动是一种天性,加上一直得到奶奶的纵容,自然习惯了。虽然需要纠正,但也不能立即停止,应该循序渐进!”
也正是因为医生的这番话,夫妻俩才知道原来儿子喜欢被抱着走动并非个人不良习惯,只是后天需要逐渐帮他戒掉罢了。而且,一旦采用的方法不正确,还会直接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!
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经过对多名妈妈与婴儿进行观察、监测后发现,宝宝们在“妈妈抱着”与“妈妈抱着不停走动”的两种状态下,心率截然不同。
即当妈妈抱着宝宝来回走动时,小家伙的心率会减慢、心跳间隔则有所增加,进而情绪很快趋于平稳。而研究员们又对猴子进行相似的研究后也发现,小猴子被猴妈妈抱着活动时也是如此。
可见,这是一定的天性,但不少宝爸宝妈们却误会了宝宝!他们喜欢被抱着来回走动,可能是下面的几个原因。
原因一:身体不适
不少宝宝在吃奶过程里会吞入不少空气,导致腹胀腹痛等情况出现,如果没能及时通过拍嗝排出空气,那么这些不适感不会得到改善。
但被抱着且不停走动时,可以让这种不适感得到改善,而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宝宝喜欢被抱着活动状态下入睡的原因。
针对这个情况,宝妈们在完成喂奶后,可以轻拍宝宝后背,通过拍嗝辅助排出空气,并认真观察宝宝的状态,帮助改善不适感。
原因就二:还原子宫环境
当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,有了羊水的包裹,他们一直处于漂浮、活动的状态。而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,已经熟悉了数月的环境发生改变,让他们感到不适应与不安。
此时,被抱着不停走动的状态,就像还原了子宫环境,宝宝们自然喜欢。看到这里,有没有觉得很暖心?
Tips:为了消除宝宝的不适与不安,宝妈们可以轻轻抚摸他的身体,增加安全感,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,利于入睡。
原因三:出于天性
母猫叼着幼崽行走时,通常小猫会表现得非常乖顺,哪怕是老虎、狮子、猴子等也都是如此。而这种被科学家们称为行为抑制(PIBI)不仅仅是动物的天性,作为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,基因里自然也有这种天性。
此时,需要宝妈与家人们的理解、包容,适当满足宝宝的天性,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,慢慢缓解这种天性的渴望。
除了以上几个原因外,幼小的宝宝因面对高大的大人或周围看不清的环境,有一种“站得高、望得远”的渴求,也是他们期望能得到大人抱着的同时,可以通过走动来看到更全、更广的环境等,也是宝宝们偏爱被抱着活动的缘由。
当然,虽说偏爱被抱着走动的原因有主观也有客观,不能一味错怪宝宝。但不管是从降低育儿精力还是避免宝宝养成习惯,家长们都希望能改掉宝宝喜欢被抱着不停走动的举动。
不过,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,家长们要注意方式方法!那么,如何改善宝宝偏爱被大人抱着走动的情况呢?
我家孩子也喜欢被抱着来回走动,当时我是用了三个方法来改善,那以后,抱着的情况,也减少了许多。
第一个方法是,给予充分轻抚。
美国儿科协会发布的育儿指南提到,充分的轻抚利于宝宝的感官与神经发育,同时也能让他们放松身心,减轻不安与紧张。比如,早上起床、晚上睡前等,期间还可以温声细语的与宝宝进行对话。
第二个方法是,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。
第三个方法是,为宝宝打造一个舒适的襁褓。
在妈妈子宫里待了近10个月,早已经习惯了封闭环境的宝宝们突然面对空旷又陌生的环境,自然充满了不安,希望能时刻被紧紧拥抱。
用大浴巾或者毛巾,为宝宝打造一个舒适的襁褓,将他包围、裹紧一点,如此一来,宝宝会因为这份“依靠”逐渐缓解内心的不安,不再紧张、哭闹。
育儿寄语:
育儿专家尹建莉说过:“育儿是一件复杂又漫长的事情,每一个父母都不能掉以轻心。”就像是宝宝表现出偏爱被抱着不停活动的情况,如果父母不能了解其中的缘由,运用正确的办法缓解、改善,很可能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成长之余,也让自己苦不堪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