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为什么热衷玩水?儿童心理学家:丰富感知和认知体验
育儿知识
发布时间:2022-05-22 来源:好妈妈育儿网 标签: 行为习惯
之前经常听人说,孩子要是咬手指甲,那说明孩子缺乏维生素了。但是,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对。
小左最近发现自己三岁的孩子,多了一项“技能”,就是咬手指甲。对于咬手指甲这件事,小左本身其实并不是十分的了解,于是就请教自己的一位朋友,结果培养表示,如果说孩子咬手指甲,那么就是缺乏维生素了,需要去给孩子补充一些维生素。
于是,小左就来到医院,找到医生,想要开一些维生素给孩子吃。结果医生却表示,孩子咬手指甲,基本上都不是因为缺乏维生素,坊间流传的那些说法,其实根据都不是那么明确的。
小左听到医生这么讲,于是就问医生,孩子咬手指甲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,而医生也对小左的疑问进行了解答。
孩子咬手指甲和这些原因脱不开关系,妈妈不得不防
虽说孩子在缺乏某种营养的时候,可能继发咬手指甲的行为,但是大多数的孩子出现咬手指甲的行为,都不是因为缺乏营养,而是和这些原因有关。
▶孩子本身的口欲期还未完全褪去
我们都知道,孩子都需要经历口欲期这个典型的生理时期,这时候孩子将会使用口腔来探索外界世界。
而孩子咬手指甲的行为,有时候就是因为孩子的口欲期并未完全褪去而导致的。
当孩子的口欲期过去之后,孩子仍旧存有一些口欲期的习惯,或是孩子在口欲期的时候,口欲行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等等,这就可能会让孩子仍旧喜欢用口腔来做一些事情。
而咬手指甲就是最方便快捷、最能满足自己口欲的行为了。
【小编建议】:对于因为这种原因造成的咬手指甲习惯,家长可以通过增加亲子互动来进行解决。
因为孩子此时的口欲期已经结束,只不过是遗留了一些相应的坏习惯,如果家长勤于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行为的话,那么,孩子就会失去咬手指甲的机会,从而慢慢的将这种习惯改掉,不再咬手指甲。
▶孩子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
当人们存在一些心理压力时,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异于常态的行为,比如有些人紧张的时候会抖腿,有些人有心理压力的时候会吃东西,而有些孩子在存在心理问题的时候,就可能会通过咬手指甲来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。
【小编建议】:孩子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中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安全感。所以,家长在平时要注意多给予孩子安全感,让孩子感受到幸福与美满。
比如平时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,从交流中帮助孩子缓解精神压力、发现孩子的成长问题并提供帮助等。
另外,在孩子遇到挫折、失败、困难的时候,也要注意给孩子鼓励,让孩子知道,自己的身后拥有家长这个坚实的壁垒,从而放心地去面对任何问题不产生心理压力。
▶孩子有可能在模仿大人的行为
有时候,孩子咬手指甲,很可能并不是因为孩子喜欢咬手指甲,而是因为孩子经常看到大人或是其他人咬手指甲,从而在潜意识中模仿和学习到了这种行为。
比如孩子的爸爸经常喜欢咬手指甲,孩子在长期的日常接触中,就会默认这种行为,觉得咬手指甲是一件日常需要做的行为,是一件正常的行为,从而不自觉的就学会了咬手指甲。
【小编建议】:家长在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,多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。
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什么不良的习惯,应该先从自身查起,看看是不是自己的不良行为影响了孩子。
当然,家长最好还是保持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,不要让孩子学到 一些杂七杂八的坏习惯。
▶孩子手指甲长了感觉不舒服
孩子咬手指甲最直接的原因,很可能只是因为孩子的手指甲太长了,孩子感觉不舒服,从而希望通过咬手指甲的行为来减少不适感。
其实,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,要是手指甲太长了,手指端可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不适感,孩子必须去咬手指甲才能够缓解这种不适感。
另外,孩子手指甲长了的话,在抓取物品的时候,也可能会干扰孩子的行为,或是崴到手指甲让孩子产生痛感等,孩子就想要将手指甲给除掉。
【小编建议】:家长平时要注意查看孩子的手指甲,如果孩子的手指甲比较长的话,要及时地帮助孩子剪手指甲,从而避免孩子通过咬手指甲来达到去除多余手指甲的目的,也就杜绝了孩子咬手指甲的行为。
听完医生的解释,小左又问,要是不管孩子,让孩子继续咬手指甲,会有什么影响吗?
医生听到小左的话,脸色马上变得不太好看,但是出于自己的职业并没有说什么,反而还给他们科普了一些孩子咬手指甲的危害:
①增加孩子生病的几率:手指甲其实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,孩子接触外界物品的过程中,很可能会导致手指甲缝中残留一些污染物,而孩子咬手指甲,就等于直接吃了这些污染物,必然对健康不利。
②可能导致手指甲、手指或牙齿变形:咬手指甲是一种对手指、手指甲以及牙齿都不好的行为。
咬手指甲会让手指甲周围的皮肤长期处于不健康环境,有时候咬手指甲还会伤到甲床,并且咬手指甲会让牙齿受到过大且不均衡的压力等等,导致孩子可能出现牙齿缺角、牙齿裂痕、牙龈炎、手指甲短小、甲周炎等问题。
小左立刻明白了孩子咬手指甲是一种不好的习惯,也想尽快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。
所以,如果你家有喜欢啃咬指甲的孩子,家长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纠正,以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