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,孩子有这4种症状,需马上就医
宝宝疾病
发布时间:2022-04-25 来源:好妈妈育儿网 标签: 手足口病症状
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,对于孩子来说,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就是手足口病。
手足口病其实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
它的主要表现是手、足、口腔的疱疹,名称也是因此而来的。
所以,如果发现宝宝手掌、足心、口腔有红疹或水疱疹,就要考虑有可能是手足口病。
当然,也不仅仅是这三个地区,类似的皮疹也可能出现在膝盖、臀部、腹股沟区、甚至上肢。因为病毒会随着血液循环,在全身各处引起炎症反应,从而形成皮疹。
在出疹子之前,有些孩子会发烧1-2天,如果是口腔内出疹子的孩子,会有明显的疼痛感,影响饮食。
一般而言,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,没有明显的地区性限制,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病,高发时期为4-6月,冬季则较为少见。
手足口病是由“肠道病毒”感染而导致的发热出疹性疾病,具有传染性,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两种:
比如说话时的飞沫传播,或者是小朋友接触了感染者皮肤表面的疱疹液等,都可能被传染。
特别是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,经常近距离玩耍接触,又不能很配合地戴口罩、做好手部卫生。所以,一旦这些孩子身边或周围有“传染源(患者)”,这些传播途径又没有得到预防或者很好地切断时,就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。
这种病毒会通过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等间接性传播,就会有污染周边环境的风险,比如玩具、餐具、衣物、手、食物、泥土、地板和水等。
宝宝如果吃了带病毒的食物,或者嘴巴接触了这个带病毒的物品,就会被感染。
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都比较轻,不需要特殊治疗,但需要警惕的是,少部分的宝宝患病后,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例,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。
一般来说,手足口病和感冒一样,会在1周内自愈,不需要特殊治疗,家长所能做的是尽量做好预防工作。
①预防宝宝脱水
因为宝宝口腔内有疱疹,所以嘴部的疼痛可能会影响宝宝进水进食,再加上有些宝宝可能会发热,导致出汗增多,如果不加以重视会使得宝宝出现脱水症状。
因此家长需要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水,可以选择用偏凉的水,或者让宝宝用吸管喝水,减轻喝水时的疼痛。
需要注意的是,要避免给宝宝喝酸的液体,以免加重嘴部的疼痛。
如宝宝因疼痛拒绝进食进水,出现尿少等脱水表现,家长们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儿科就诊,输液补充水电解质,来缓解脱水的症状。
②注意宝宝饮食
因为口腔疱疹会形成溃疡,所以在饮食上要尽量给宝宝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等偏凉偏软的食物,尽量缓解宝宝的疼痛,比如温的粥、米糊。
而且饮食还是要以易消化为主,尽量避免过咸、过酸、辛辣、或过烫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,否则,当食物接触到口腔疱疹处,宝宝可能会被刺激的加剧疼痛。
如果天气炎热的时候,家长们也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冰淇凌,起到冷敷和补充部分热量的作用。
③不要胡乱用药
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,家长们不要擅自给宝宝吃抗生素或者什么偏方、土方。
因为手足口病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,抗生素起不到治疗作用。
如果宝宝发热,体温超过38.5度,或者因发热感觉到很不舒服,可以给宝宝服用美林、泰诺林等退烧药,帮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。
如果患手足口病的宝宝年龄不满3岁,病程在3天以内,且同时出现了以下严重的症状表现,那么有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病例,家长需要警惕,要及时带宝宝就医:
①持续高热
宝宝体温大于39℃,常规退热效果不佳。
②呼吸异常
这个指的是宝宝呼吸增快、减慢或呼吸节律不规整(一会呼吸快一会呼吸慢)。
③神经系统异常
宝宝出现眼球震颤或上翻、头痛、吸吮无力、呕吐、精神萎靡、易惊、肢体抖动、坐立不稳等现象。
④循环功能障碍
宝宝心率增快(>160 次/分)、出冷汗、手脚发凉、皮肤发花(皮下血管明显)等。
接种疫苗,是目前预防手足口病比较有效的手段。
当然,有时候已经接种了疫苗,宝宝可能还会得手足口病,这是因为目前市面上的手足口疫苗主要是针对肠道病毒71型(EV71)的单价疫苗,而EV71也是造成手足口重症的主要元凶。接种疫苗后,再患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几率很低,但仍可能出现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而患病。
另外,如果宝宝已经患过手足口病,如果能确定既往的手足口是由EV71引起的,就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。如果是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感染所致,或者没有检查哪类病毒感染的,建议还是接种一下疫苗。